人類長久以來,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扮演重要角色,人類不斷與動物產生互動並建立各式各樣的關係。由於全球人口不斷增長,結果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類與各種動物(野生動物、食用動物、同伴(寵物)動物、展演動物、實驗動物)緊密接觸。人與動物及其生態環境的密切接觸,使得病毒或病原體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提供了更多機會,亦增加病毒突變的機率,讓原本不會傳染給人類的病毒,未來可能具備有傳人類的能力。
若從生物多樣性消失來看,Edward O. Wilson在《生物圈的未來》一書中提出河馬效應(The HIPPO dilemma),河馬效應一詞是取危害生物多樣性因子的字首為Hippo而來,其因子包含:棲息地破壞(Habitat destruction)、入侵外來種(Invasive species)、人口數增加(Population growth)、污染(Pollution)、環境資源過度利用(Over-exploitation)。
除了上述五項因子,近年科學家也將氣候變遷(climate change)列入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因子之一。除了燃燒化石燃料(煤、石油、天然氣)以外,人類對森林進行砍伐進行集約化耕作,乃至於或焚燒行為,都直接和間接加劇了氣候變遷衝擊。
由此可知,危害生物多樣性,同時也會危害了動植物,進而增加了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傳播的機會而危害人體健康。更因為人類國際旅行與企業商務、相關動物產品貿易的增加,使得疾病可以迅速跨越國界和遍布全球。
因此,保護好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完整性,將動物(無論是野生動物和飼養動物)的健康照顧好,人類健康也會跟著好,這即是根基於曼哈頓原則所倡議的健康一體(One Health)的實踐思維。人們應該以更整體的做法,來預防被忽視的及地方性的人畜共通傳染病、最近新興或再現的傳染疾病,共同謀求人類、家畜動物以及保育生物多樣性的福祉,而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。
將健康一體的防疫思維應用於新冠肺炎(COVID-19)所得到的啟示為何?
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的正式名稱為「COVID-19」,CO代表冠狀,VI代表病毒,D代表疾病。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。冠狀病毒(CoV)為一群有外套膜之RNA病毒,外表為圓形,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。
防疫不再區分人類疾病與動物疾病,並且要與公共衛生(含環境健康)相結合,防止未來疫情擴散的風險。強調人類防疫(衛福部疾管署)、動物檢疫與生物多樣性保育(農委會)、環境污染防制(環保署)等跨部會整合,中央與地方資源進行整合,藉由檢測診斷工具,進行早期檢測與隔離防堵,後續透過施打疫苗,提升群體免疫效益,阻絕傳染途徑,減緩疫情爆發。
(1)疫情爆發之前-疫前整備:保持危機意識,積極進行早期檢測與隔離防堵。要求醫院進行檢測和通報病例,隔離感染者與相關人員,防止社區傳播。提早設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,跨部會合作快速推出一系列防止流行病擴散的政策。
(2)疫情爆發初期-疫時應變:迅速果斷實施限制入境,並且禁止遊輪停靠、邊境管理與隔離。善用科技偵測並追蹤病例,例如:機場安裝的紅外線溫度感測器、入境檢疫電子系統、掃描QR Code即可填寫健康申報資料、從重疫區回台必須14天居家檢疫乃至於居家隔離。防疫物資統一管理口罩配額與價格,推動口罩實名制、酒精與勤洗手。與時間賽跑生產對抗新興冠狀病毒的快篩、抗病毒藥物、疫苗。
(3)疫情發展期間-疫時應變:以多元媒體管道與手機APP(疾管家),提供民眾了解病毒的傳播方式、正確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戴口罩,在足夠醫學知識的情況下,才會減少恐慌、減少歧視。全民支持與配合防疫措施,量測所有出入人員的體溫、防止發燒的人進入、有效洗手,以免病毒入侵。
(4)平時防疫意識與疫後復原:臺灣基於2002至2003年發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(SARS)防疫經驗中學習而來,進而修改了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令。全民擁有健康保險的保障,這對於抵制疫情擴散也同樣重要。由於全民危機意識與防疫知識提升,藉由減少擴散的措施,減少社區感染與蔓延發生的機會、降低生命與經濟損失,漸進推動民眾日常生活、各產業復原與重建工作。